「虎尾」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小時候的每年春節,爸爸都會帶我們來訪親
這裡有著我們和媽媽家人最親的聯繫~大舅舅家
印象最深的是糖廠邊的同心家園,表姊每次都會帶我們來這裡吃冰、賞花
然而最懷念的還是糖廠的小火車,回憶裡的他沿著路邊慢慢的開過
發出嘟嘟的聲音,滿載甘蔗及甘蔗渣的車廂,讓空氣瀰漫著香甜甘蔗味
三月的個週末,看到MIT麥哥來虎尾,激起了我對虎尾的想念
今天特地來找尋這甜甜的空氣香的童年回憶,同時也帶孩子快樂吃冰去
糖廠雖不對外開放,從門口往內看,右邊是一輛滿載著甘蔗渣的貨車
微風輕輕的吹送,我聞到了淡淡的甘蔗香,因為距離遠,沒有小時濃郁
但我還是驚聲叫了出來:「就是這種味道」這種甜甜的~想念的味道
說到這種運送甘蔗的小台車,以前的你
可能和我老公一樣有相同的回憶
那就是~偷偷拔一根白甘蔗,然後趕快跑回家啃……
我沒有偷拔甘蔗的經驗,但是卻有吃白甘蔗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家裡種了幾株白甘蔗,白甘蔗很甜
但是卻很粗,因此吃起來不方便
記得阿嬤都會幫我們切成一小斷,每一小斷再分成四分之一
才送進我們口中,這四分之一的小塊甘蔗
有著阿嬤對小孫的愛~無比的甜蜜~
如果沒有電視的介紹,我還真的不知道
虎尾糖廠現在是臺灣兩座還在營運的糖廠之一
有小火車~有甜甜的蔗香~有好吃的冰~
目前三大總廠也僅存虎尾一座,同時亦是至2008年、2011年底
來進行公路運輸;目前也是台糖仍在從事製糖工作,正在營運中的
兩座糖廠之一。(另一糖廠為台南市善化區的善化糖廠)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詢問過工作人員,他們說載甘蔗的小火車早上和傍晚各一班
由於時間不湊巧,孩子們沒有看到正在運行的小火車
但還好他們有曾在彰化的溪湖糖廠搭過小火車經驗
糖廠對他們來說,看火車不重要,吃冰比較重要!!
說到糖廠的冰品的記憶,大家一定都很高興~
溪湖糖廠,花蓮糖廠虎尾糖廠等,都有特色的冰品
在這裡,我們家孩子喜愛甜筒形的冰淇淋
我則和麥哥一樣點了這裡的紅豆冰淇淋
香甜綿密的紅豆,配上牛奶冰淇淋
連平時都不愛吃冰的我都投降了!!
(呦~好棒喔!紅豆真的跟電視裡的麥哥的一樣多耶!!)
虎尾糖廠的旁邊還有一座赫赫有名的鐵架橋
虎尾鐵橋是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約於明治40年(1907)
採三段式高低不等鋼架的花樑設計,建築頗具特色
鐵橋跨越北港溪(日治時期稱為虎尾溪)
連接斗南(他里霧)和虎尾(五間厝)
除了糖廠小火車運送甘蔗之外,還兼運客運
為了使台鐵縱貫線能從斗南駛入虎尾
於原本五分車的窄軌邊加鋪一條較寬的鐵道
三軌鐵道成為虎尾鐵橋的特色
老哥以前念的是雲林工專(現今為:虎尾技術學院)
鐵架橋的虎尾溪風光,堤岸邊的黃昏夕陽…
我想他一定比我更懷念…..
糖廠邊的同心公園以前叫做同心家園
以前是糖廠員工及眷屬休憩之地
小時候表姊常帶我們來這裡散步、吃冰
這裡像公園可是卻叫「家園」,因此對她的印象深刻
在虎尾糖廠往虎尾驛的路邊,成排的高大茄苳樹蔭下
有一個賣麵線的小攤子,立刻吸引我們的目光
走向前去,看到了靦腆的老闆,我想起了MIT的畫面
~你上過電視喔~麥哥有來過喔~~(我笑笑的說)
記得麥哥曾說過老闆有個特別的姓,我一時之間想不起來
又鼓起勇氣問了老闆一次,老闆說:「我姓『紅』」
坐在這個特色的三輪車上翻出的木頭桌椅上
近距離的欣賞老闆用心的小攤子,古樸牌子上寫得很清楚
賣的只有麵線,分為加腸不加腸的
碗架上的碗以及排列的方式,看了就有很親切的感覺
我們點了麵線當午餐吃,老闆給我們一杯麥茶
及滿滿的大碗麵線,麵線有著爽口的味道
沒有濃重的口味,老公說這樣比較健康啦
我對這輛三輪車很感興趣,這讓我想起阿公的鐵馬
阿公大概沒想過,他以前的戰車
現在可以讓一個年輕有為的青年賣麵線耶
虎尾驛是以前火車客運車站
特別的是這裡有五分車及普快車還有區間車
區間車(連接縱貫線)上行可至林內,下行可至斗南
五分車及普快車可以到雲林縣的各鄉鎮
上行通達~二崙、西螺、莿桐、褒忠、崙背、台西、麥寮
下行通到~大埤、土庫、元長、古坑、四湖、北港、水林、口湖
是不是很令人驚訝,這些五分車的鐵道也太四通八達了吧!
虎尾驛前丁字路口前的椰林大道,勾起了我小時候的記憶
記憶中,表姊開著車,沿著這條路帶我們來糖廠吃冰
當時我好羨慕及敬佩表姊喔,因為那時會開車的女生是很少見的
表姊應該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的女中豪傑呀!!
虎尾驛裡的小朋友畫作~很純樸可愛喔!!
停放在虎尾驛裡的彩繪五分車,將載著一群群懷舊人去尋找
屬於虎尾糖廠及整片甘蔗園的種種記憶
我們前往下一站前,我不禁回頭再看一眼虎尾糖廠
雖然我們沒能坐上小火車,去見識遍地遼闊的甘蔗園
也來不及看到載滿甘蔗要進糖廠的小火車,但是我還能幸運的聞到
這記憶中的虎尾糖廠,依舊瀰漫著甜甜的空氣香~
20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