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晤阿里山的一葉蘭,是在學生時代的阿溪縱走
當時我們自己找路,反向而行,從阿里山走到杉林溪
眠月線的鐵道有著枕木的味道,也長著屬於森林鐵道的綠色苔蘚
在沿著鐵路一步步的往眠月石猴邁進之餘,突然我猛然抬頭
竟見山壁上長著一大片的粉紫色蘭花,可那時除了驚豔她的嬌美之外
並不確定她就是鼎鼎大名的保育植物~一葉蘭
多年後,看過書本及電視的介紹,我終於可以確定~
當時在眠月線鐵道旁的山壁上,遇見的是「一葉蘭」
前年三月底,全家一起上阿里山賞櫻花
我們曾在阿里山火車站前的山壁上,看見一大片復育的一葉蘭
這次彤姐說要去找一葉蘭,我自告奮勇的帶路
心想阿里山遊樂區裡應該有保育,不用走到眠月線,就能看到她的芳蹤
我們到阿里山時已近中午,時值四月但賞櫻的人潮已過
沒有人擠人的感覺,似乎是個賞花的好日子
阿里山車站附近正在施工,我們遠遠的看到山壁上有紅紅紫紫的小花
走近一看,確定真的是一葉蘭,可是此區因施工不准行人進入
我們央求了管理員,說純粹只是要拍一葉蘭
年經的管理員竟然首肯,我與彤姐很高興的進入拍照
我記得以前這裡有一大片的花,沒想到現今只剩高處有花
低處山壁的一葉蘭都不見了,倒是長了不少可愛的蒲公英
我與彤姐兩人墊著腳,身體幾乎是整個趴在山壁上
目標著上頭的一葉蘭,逆光中勉強捉住一些寶貴的嬌顏….
(整修中的阿里山車站,但還有紅色小火車行駛於阿里山及沼平車站))
車站前一葉蘭的山壁下方,有著多株可愛的蒲公英
黃色鮮豔的花,形狀特別的葉子,馬上吸引住我的注意
最可愛的還是蒲公英的絨毛狀種子囉!!
你看她圓圓毛毛的模樣,任誰都想要跟她玩一玩~
隨風散落準備飛翔的小絨毛種子,是自由自在的代稱
你一定和我一樣,也曾想像著拉著其中一支絨毛種子,御風飛揚~
我們沿著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林道往上走
途中巧遇了幾種可人的高山小白花,以及多種蛾類
路過的遊園車司機,好心的讓我們上車搭到制高點:沼平車站
幸運的我們又在車站斜對邊的小山坡上,再度尋覓到復育養護中的一整片一葉蘭
「台灣一葉蘭」是中海拔原生蘭,她的唇瓣十分特別
捲成喇叭狀包住上方蕊柱,又露出內側明顯的黃班
每年春季,花軸自假球莖基部抽出之後
葉片才慢慢開展,一葉一花一莖,往往成片與苔蘚混生
一葉蘭的繁殖既可用球莖行無性繁殖,也能開花解果靠種子傳播
若無人為的迫害,她具有很好的繁殖力
野外的一葉蘭並不多見,阿里山、溪頭、梅峰均闢有一葉蘭保護區
(參考書目:《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P96)
一葉蘭的粉紫花色,和一莖一葉一花的特色
令我忍不住將她比擬為一個專情的伊人
從一而終~展現的是一種傲氣的美麗
這裡的一葉蘭感覺顏色更鮮豔了,花型也較完整
應是樹林比較濃密,遮住了大半的陽光
還有在小坡上又圍了約一個人高的鐵絲網
比較不被遊客騷擾的緣故吧~可是這讓我們拍得很不易
但也許正因為不容易親近,才能換得了張張美麗的花朵的照片
感謝格友飛兒的教導,我們終於把自動單眼相機駕馭成手動
就像在調色盤調顏色一樣,藉著調整曝光值
神奇的把更鮮豔更飽和的紅與綠,通通裝進相機中~~
眠月線在我高中及大學時,曾經跟一群好朋友走過兩次
鐵道、枕木、石猴、眠月車站、好漢坡
這些景色現今竟然已去不了也回不去了….
再尋覓一葉蘭芳蹤的同時,心裡想還好….
阿里山遊樂區還有復育的一葉蘭,看見了她等於看見了
我學生時代難忘的 青 春 回 憶~
我很喜歡阿里山的慈雲寺
日式風格的寺廟讓人覺得格外清靜雅致
在慈雲寺的右邊廂房天井中,也栽植了幾盆一葉蘭
雖然花型大而鮮豔,但是總覺得一葉蘭還是長在山壁上的漂亮
天井旁的牆壁上張貼著滿是紫藤的花
抬頭一望,才知原來這上方佈滿了紫藤的枝幹
只是~是不是今年花期延後了,紫藤花還嬌羞躲著不肯見人哪!
在阿里山閣大飯店旁及木蘭園裡….
終於~終於還是讓我見到今年的木蓮(木蘭)了
雖然花季已近末期,但所幸還能遇上幾朵較晚展露嬌顏的花
(你看停留駐足欣賞木蓮的人兒很多呦,而且多是內地來的朋友)
木蓮應是一種極為嬌貴的花兒,也許是花季末
木蓮花瓣上常看見傷痕,尤其是粉色的木蓮
是風?是雨?還是無情人?令人看了真的很不捨..
最近,看了電視劇,木蓮在我心裡有了不同的含意
原來她是清朝雍正皇帝最喜愛的花,因於~
楚辭離騷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詞句
在阿里山閣大飯店旁,有幾個小吃攤位,攤位主人
身穿著傳統鄒族服飾,賣的是熱騰騰的甜不辣和香甜玉米
看著他們的長相,令人忍不住想唱唱一首歌: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雖然很好奇住在山上的他們是怎麼用海邊的貝類來裝飾的?
但還是我很喜歡鄒族傳統鮮紅服飾上的寶螺貝殼,真的很特別!
花季末了的櫻花樹,花少了但多了粉嫩葉子以及鮮紅果子
正是一幅表現春天生氣勃勃的好風景~
著名的櫻花鐵道火車,現在背景變成了全是綠葉的櫻花樹
與阿里山小火車頭來一個紅配綠,嗯!還不錯~
阿里山派出所曾是我們阿溪縱走的起點
紅白色系的鐵塔、白色櫻花、櫻花樹
是很多遊客最喜歡拍照的一景
森式杜鵑與鐵道
這次尋找一葉蘭,還有意外的收穫喔~遇見了許多高山可愛的小花
偷偷告訴你,國中高中時期的我,每次到森林遊樂區
都會摘一些小花回去夾在書本裡,覺得很漂亮…
現在我當然不可能再這麼做了,因為搞不好被歹著正著,不是很難看!!
還好,有相機這個只會留下影像不會留下痕跡的好工具
我可以盡情的將可愛的小花通通裝進其中~~
(喜岩堇菜)
以前對野花野草頗有興趣,買了很多相關的書
不過結婚之後,就很少再去翻它們
這次在阿里山邂逅這多多小花草之後
我一回家,就馬上衝倒書房
把這些書通通找出來,翻翻找找~
看看有沒有小花的名字,咦!還真的讓我找到了一些耶!!
這種認識自己拍下影像的花名,感覺真的很棒
(阿里山繁縷 ) (大馬蹄草)
(玉山龍膽) ( 巴西水竹葉)~奮起湖
七葉一枝花
魔芋
在阿里山姊妹潭前,有一條有名的步道~塔山步道
我們看到步道前的看板介紹此步道有 毛地黃
本想上前去看看的,但詢問從塔山步道走回的路人
他們說並未看到有開花的毛地黃,所以我們就在入口附近走走看看
塔山是鄒族原住民的聖山,據說為人死之後善靈的歸所
MIT曾攀登過塔山,路況好像不是很好,而且地面潮濕多苔蘚類(倒是蠻美的~)
然塔山特殊的岩石造型是頗令人嚮往的,有機會的話真想造訪
阿里山著名景點~姊妹潭
從森林的杉木望去~我也看到了屬於春天的綠光
2012.4.4閏年的清明,我與彤姐、婆婆在阿里山尋覓「臺灣一葉蘭」
順道記錄了蒲公英、櫻花樹、木蓮、高山小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