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是人見人愛的本土水果
今年金曲獎中,五月天還拿香蕉做話題
說起香蕉種類,是不是也會讓你滔滔不絕…
而說到台灣的香蕉,你會想到哪一個地方?
此地,有香蕉故鄉之稱,市場中滿滿都是香蕉~
不是別的不在別地,這裡正是:旗山
台灣的老街,因為歷史遞嬗,時代的推演
古典的建築牆面,多半都會與現代的商業招牌並肩而立
常常令人有種時空相交錯的感覺~~~
起先我會覺得有些可惜
但走著走著,發現這樣的老街,還滿親近人群的
旗山老街與當地的菜市場商店街,融合成了另一種新意象
也許這可以說是一種新生蛻變,因為在這裡
老街的人潮與繁華,不因時代而退去…
旗山舊稱『蕃薯寮』,清康熙時漢人首次進入開墾
興建閩式院舍,稱為『施里庄』
日治大正九年(1920),因鎮上有旗尾山,而更名為『旗山
說到旗山,我們容易聯想起「香蕉」這個享譽國際的經濟產業
但是,其實真正帶動旗山市街發展的,是光復前的製糖業
明治41年(1908),有『高砂製糖株式會社』成立
現今旗山仍以「枝仔冰」聞名,而早年的旗山製冰廠
還保留著典雅優美的紅牆立面,佇立在老街上
現今看到的洋樓紅磚老街,多是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計畫的成果
明治維新後,日本人醉心於西洋文化,因此臺灣街道也受影響
除了保有傳統的閩南式屋身,採用紅磚堆砌出羅馬式拱廊
、山牆、女兒牆等立面裝飾,掩去了傳統屋脊的燕尾與馬背
(資料來源:【臺灣的老街】黃沼元 遠足文化)
大正9年到昭和5年間,旗山的糖業開發,帶來了經濟的穩定發展
於是中山路上實施第二次市街改正計畫,陸續建造仿巴洛克新式街屋
這些新屋施工精緻,立面雕塑繁複,以紅磚、磨石子、磁磚等裝飾
而在街屋正中的山頭紋飾,也多會顯示家族姓氏:例如蕭姓、吳姓還有K字樣
這家更是特別,除了標示家徽「R」字樣
還是一家醫院呢~『劉醫院』,現今也是一家醫事檢驗所
紅磚古典的老街之中,突然出現一間藍色的現代建築,顯得很突兀
....
再說到旗山的農會,這可不得了了,聽說呀~
香蕉鼎盛時期這裡曾是臺灣農會中,現金存款最多的農會!!
可見當時香蕉盛產時的富庶情景呀!(2012.6.17MIT臺灣誌)
旗山人的信仰中心~旗山天后宮
咦?下雪了嗎?不是啦~是雨滴~~
..................................................................................................................................................................
旗山武德殿旁『石拱圈亭仔腳』,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作法
由砂岩石塊堆砌而成,是全台唯一的喔~~
日治時期,日人刻意經營旗山,許多的建築應運而生
石拱迴廊街屋、仿唐式的武德殿與日本神社,以及巴洛克式街屋
讓旗山市街呈現兼容並茂的建築風格,可惜作為武術練習場的武德殿
於1994年燒毀,神社也因興建孔廟而遭到拆除
(資料來源:【臺灣的老街】黃沼元 遠足文化 頁173)
而現今重建後的武德殿,乃做為旗山的文化中心,展示旗山的特色及產品
左側照片(老街風光) 於2012.8.12上奇摩精選照片
那天一位老朋友來,我們談起臺灣的老街
竟然一致認為有些老街整理過頭了,反而沒有什麼特色
我們同樣喜歡的是有地方特色,有文化歷史的老街
旗山老街,不像北部的老街,有經過再造及推廣
感覺比較沒有一致性,顯得發展較隨性….
但是樸質的他,展現了原本自然的面貌,沒有過渡的商業化
老街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是當地人的食衣住行的中心
這也正是是我喜歡的~旗山老街
2012.6.9圓仔花與彤姐於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