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後山,風光明媚、山水清靜,無人不喜歡
當然這兒的作物,有著出奇的好品質
除了好米之外,還有一種可食可欣賞的好花~金針花
台東的太麻里、花東縱谷裡的六十石山、赤科山
長年山頭雲霧繚繞,都是金針花著名的產地,也一直都是嚮往的地方
這個暑假,我們來到了三個產地之一的『赤科山』
『金針花』又名『萱草』屬於萱草科萱草屬植物
別名眾多,有「黃花菜」、「忘憂草、「療愁」、「鹿箭」等名
還有~~重要的,金針花是中國的母親花喔~~
當食用時,多被稱之為『金針』(golden needle)
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
金針花的拉丁文屬名Hermerocallis,源於希臘文
表示『一日之美』~以一朵花僅開一日為名
因此又有人說金針花是 『一日之花』….
多年前,曾經到過台東的「太麻里」,
對滿山頭、山谷都是黃橙橙的金針花,印象深刻
今年特地選赤科山來拜訪,哈!說出來又要怕你見笑了
就是~~MIT台灣誌蔣偉文來過嘛!!
我們騎著向民宿借來的腳踏車,沿著赤科山的『赤科大道』
或上坡、或陡下的一路欣賞金針花田美景
恰巧遇見幾個正在採金針的花農,隨口和親切的他們聊上幾句
這麼一聊,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來賞花和他們採金針是衝突的
做菜用的金針,是得採取開花前一天的花苞…
而金針花開了,對他們來說,就等於失去了經濟價值了….
正在納悶,原來我們看到的花,是他們採漏而開花的
這時,他們才笑笑告訴我,你們(遊客)賞的花
是政府補助,特地讓花農留下來不採的,專給遊客看的啦!!
喔~原來是這樣呀!在金針花的產地
好巧妙的,會有開花的與不讓開花的兩種花田
開花的供遊客欣賞,不開花採花苞的,則製成好吃的金針花乾..
不知道為何?金針花有個別名叫『忘憂草』
是因為她有令人忘憂的中藥療效?
還是因為她橘紅的花朵,嬌豔美麗解人憂愁…….
兩種不同花色的金針花~~
迎向花東縱谷、含苞待放的~金針花
因為作用不同,黃綠花田與橘紅花田
在山谷間,交織成張張美麗繽紛的地毯~
一朵忘憂、兩朵忘憂~~這兒有千百、甚至上萬朵….
如果能將憂愁一個一朵的,交付給善解人意的金針花
哇!!那麼~看上一眼金針花田…..
不就好似將一個個憂愁消逝般~~令人舒暢呀!!
在花農採收的金針田裡,偶而會遇見 一兩 朵昨日遺落的
但是數量並不多,說到這還真的很佩服他們,採得十分徹底…
難怪,從日出到日落,花田中,總不乏辛勤的工作背影
花間小徑~~彎彎而上~~
在赤科山的金針花谷中,有時還有一棵棵的柏樹
相間其中~深綠與橘紅,成就一種對比的美麗
金針花~有著像百合一般的迷人身型
~有著鮮麗而不嬌媚的橘紅色彩
八月初的赤科山,滿山滿谷的金針花開了
看了~賞了~令人忘卻煩憂~~
2012.8.9~10 圓仔花一家於~花蓮玉里 高寮 赤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