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霧峰林家:萊園』                                                                                                                                        2018.5.26

_DSC1809.jpg

_DSC1749.jpg

_DSC1756.jpg _DSC1884.jpg _DSC1941.jpg _DSC1955.jpg _DSC2051.jpg

_DSC1793.jpg

 

前言:    (格文參考  :天行學堂鄭勝吉老師的參訪講義)

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

今台灣台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其實自19世紀以來,林家掌握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

領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等特權,因曾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

並參與中法戰爭...,早已是清領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其家族留下的建築群,現今已列為古蹟,並亦以『霧峰林家』為名,是其園林與宅邸

建築群的總稱;由「頂厝」、「下厝」與「萊園」等三大部分所組成。

 

_DSC1802.jpg

 

霧峰林家花園的「萊園」,占地廣闊,位於林家創辦的明台中學校址內

林文欽先生始建於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並由林獻堂先生於(1907~1949年間)擴建

 

_DSC1770.jpg

_DSC1791.jpg

 

一進園區就看見一條小溝渠,經老師的講解

原來此溝為:『搗衣澗』~發源自九九峰之山澗,蜿蜒流過環抱萊園。

按古時婦女在此洗衣,以木棒搗衣將衣服洗淨,所以才會有此名。

橫跨在搗衣澗的橋名為:『木棉橋』,原是一座木橋,加上橋畔種有木棉樹而得名

 

PS:木棉橋是園門前的橋,我們聽解所站之處

另外還有一座橋,在另一側,橋上一對可愛的公獅母獅~

可惜無文獻記載這座典雅小巧的橋名稱~

 

_DSC1771.jpg

_DSC1774.jpg

_DSC1777.jpg  _DSC1776.jpg

 

花園園門以四方亭形式建築,於1921年改建成現在所見之巴洛克式園門。

林幼春先生在園門處提有「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一幅對聯。

意指:萊園主人效法古代陶淵明吉林和靖等人的隱士精神,淡薄名利,務實生活

不為五斗米折腰~ (園門的背後,風格與前面不同,我覺得像是日式風~)

 

_DSC1807.jpg

_DSC1812.jpg

_DSC1811.jpg

 

過了園門~當然目光就會被這座池邊的建築物與池中的亭子,給深深吸引~

(小習池中的五桂樓飛觴醉月亭~~)

_DSC1780.jpg

_DSC1785.jpg

_DSC1815.jpg

 

『鐵砲碑』

清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之亂開始,戴潮春的部下(林晟)憨虎晟率領三萬大軍攻打霧峰莊園。

林家勢力單薄,僅剩近百壯丁,林文鳳率領霧峰莊園子弟對抗外敵,打被亂黨。

1921年,林獻堂先生立此鐵砲碑以茲紀念,(作者是陳望曾,1874年台南籍進士)

相傳原有一尊鐵砲陪襯,現已不復見。(老師書上還有鐵砲的圖像~)

 

_DSC1824.jpg

_DSC1822.jpg

_DSC1843.jpg

 

再來~走進這個典雅的圓形門~我們來到了萊園中心建築物:五桂樓 

_DSC2061.jpg

_DSC1852.jpg

 

_DSC1863.jpg

 

五桂樓的後面,掛有早年初建時  "步蟾閣"的扁

有一位女子在那邊自拍得很愉快~(我等了許久...老師都講解完畢了...她還不空出來@@")

 

_DSC1864.jpg

_DSC1884.jpg

_DSC1881.jpg

_DSC2059.jpg

 

林文欽先生的銅像(林文欽先生為林奠國先生的第三個兒子,性情溫和不愛習武喜愛讀書;

光緒19年(1893)中舉人,為世代武將出生的林家奪得榮耀~)

 

_DSC1865.jpg

_DSC1870.jpg

 

非常華麗典雅的牆壁裝飾花與蔬果和魚的彩色磁磚~

_DSC1874.jpg

_DSC1876.jpg

_DSC1890.jpg

 

再來我們通過這個書香門,進入萊園的中心~

五桂樓」與位於小習池中央的「荔枝島」~飛觴醉月亭

 

_DSC2057.jpg

_DSC1996.jpg

 

越過虹橋~老師先帶我們到荔枝島上~

(1906年為一木橋,1932年建立現在的水泥橋)

 

_DSC1957.jpg

 

「小習池」

小習池是萊園建園時一同挖掘的水池,其功能有兩種說法:一為"風水池",

另一說法是當初挖掘建材建成,兩種說法暈有其理。池水則來自池畔之泉眼湧泉

與擣衣澗的山泉水,自是清澈碧綠,水色映著山光~美不勝收~~

 

_DSC1911.jpg

 

荔枝島

荔枝到為小習池中的一個土台,宛如小島,其上原種有數棵丹紅荔枝,故得名。

後怕島基被荔枝侵蝕,而忍痛砍除島上了荔枝。梁任公在詩中以唐玄宗寵愛楊貴妃,

以致天寶亂事,故以荔枝隱喻國仇恨事,任公詩云:

一灣流水街紅牆,自憩園陰納午涼;遺老若知天寶恨,新詞休唱荔枝香。』

 

_DSC1989.jpg

 

「飛觴醉月亭」

荔枝島上後建有戲台,原本是供羅太夫人用以欣賞戲曲的歌台,因此名雖為亭,

但造型卻有別於一般涼亭,獨樹一格。此處原為戲台建築,三面有牆,面向五桂樓。

 

在羅老太夫人逝世後,由林獻堂先生加以修建成供文人雅士聚會、把酒論詩詞之處。

相傳當時文人常醉飲望月,樂而擲觴,並引詩仙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源序』中之

「飛觴而醉月」一詞,得名為:「飛觴醉月亭」

 

_DSC1953.jpg

 

日治時期倒榻後,1936年由林階堂先生改建,因此現在荔枝島上,沒有涼亭也沒有椅子桌子,

所以它不適用來乘涼,而又變回成「戲台」建築了,看戲的人就從五桂樓二樓往下看~

 

_DSC1930.jpg

_DSC1950.jpg

_DSC1915.jpg

 

亭中四柱有林階堂先生親題的詩句:

「明月池影一樓靜,風動梅花隔崦香,香飄丹荔風三面,綠蘸清池水一奩」

 

_DSC1919.jpg

_DSC1924.jpg

 

五桂樓」

五桂樓平面呈長方形,原為二樓木造結構,1906年改建,面寬與進身皆為三間,

西洋式風格樓房。早年有匾額題:「步蟾閣」,建樓之初,為羅太夫人

(林奠國夫人,林文欽之母) 起居之用。一樓為起居室,

二樓則是羅夫人看戲的位置 (舊時於飛觴醉月亭中演戲)。

 

_DSC1941.jpg

_DSC1934.jpg

 

根據文物考據(步蟾閣匾),此應是建於西元1887年,

在1893年林文欽中舉後,再擴建成萊園,直至1906年再改建為五桂樓

 

_DSC1939.jpg

 

五桂樓是以霧峰林家頂厝(即林奠國一支)五個堂兄弟:紀堂、烈堂、獻堂、澄堂、階堂五人

並以三字經中的『教五子,名俱揚』之意,期許五位堂兄弟能媲美竇燕山五個兒子,

各各揚名於世;樓前亦種有五棵桂樹,代表五個堂兄弟,有『蘭桂騰芳』之意!

五桂樓之雙重祝福及命名由此而來~~~                 (引彭永康老師的說明)

 

_DSC1964.jpg

_DSC1980.jpg

_DSC1969.jpg

 

接著~鄭老師帶我們往後山的林家祖塋

(林家的祖墳,規模盛大,建築工法值得一賞)

在祖塋由前方,我們先看到一顆為"石頭公"的大石頭

此乃祖塋的后土,由一大卵石雕刻人的五官,背部有貝殼事務當護靠造型

是紀念林家開台始祖~林石  公~而立的(1920年)

 

_DSC2016.jpg

_DSC2015.jpg

_DSC2046.jpg

_DSC2006.jpg

 

「林氏祖塋」

建於萊園弧形小山丘向陽坡上,正中有十七世羅老太夫人之墓,

左右為十九世林階堂林獻堂之墓。古墓建地很廣,旁邊有兩頭鎮墓用的石獅、石象

整座墳墓以水泥為主要建材,雕刻部分有如木雕般細緻。

是水泥匠曾仁廖伍等名師傑作(1920年)。九二一地震時亦受重大影響,受損重修。

 

_DSC2019.jpg

_DSC2023.jpg

_DSC2028.jpg _DSC2033.jpg

_DSC2031.jpg

_DSC2036.jpg

_DSC2037.jpg

_DSC2038.jpg

_DSC2053.jpg

 

我們去參訪的那一天,正好是明台中學的校慶

還在入口處,看到校方很貼心的安排解說導覽~

可見這位於古蹟的學校的用心~~(還有藍帶中心呀!!烘培著名!!)

 

_DSC2041.jpg

_DSC2044.jpg

_DSC2075.jpg

 

振坤堂」

明台中學外有一棟建築~古色古香的~很漂亮!

據說是林家"奶媽"的住處,不過沒有任何文獻紀載

 

_DSC2080.jpg

_DSC2081.jpg

_DSC2084.jpg  _DSC2086.jpg

 

_DSC2087.jpg

 

後記:原本是前言  (實在是太落落長了~所以變後記^^)

圓仔花受大學同學之邀 (其實是我吵他的),參加了台北天行學堂鄭勝吉老師的戶外教學

由於上次同學已經參加了令人羨慕不已的"景薰樓"行程(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

這次的萊園宮保第,他因不便向太座再請假,所以正當我表示有興趣時,

就一直"鼓勵"我參加~希望我能"幫他看看"大花廳"紀錄一下他也想要了解的:宮保第(下篇文章)...

哈~不過..真的很謝謝他,雖然他的動機有"私利",但是能認識鄭老師

讓我重溫大學時期的傳統建築實地考察,再當一位聽老師講歷史說建築的學生

哇~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呀^^(哈哈~原本害怕我會是年紀最大的老學生,

後來才發現:原來慕名來上鄭老師的課的,還不少像我這種大嬸級的呢!哈哈哈~)

ps:還有包裝印有"青田七六"(後來驅使我去拜訪~)的耳機~很讚^^

可以邊聽老師講邊離隊三十公尺去拍照。真的是很方便!有智慧地聽講~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圓仔花 的頭像
    圓仔花

    淡紫的天空

    圓仔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