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一個中部平原過濁水溪的交通樞紐
自古即是一個南北貨、農作物重要的集散地
日治時期,老街延平路上的五金、布莊、裁縫店、旅社、
百貨行、肥料行等民生商號林立;再加上供應於肉菜蔬的東市場,
以及提供娛樂消遣的西螺大戲院.....這樣的繁華景象,風光一時
直到鐵路開通後,公路的樞紐漸漸被取代,西螺也漸漸褪色成古樸樣
然而,經這樣的歷史洗滌衝擊後,幸好還有老街建築標的物保留下來
好讓喜愛老街的我,能走在老街上,欣賞古典美麗的建築,懷想以往的繁華
但最愛的還是~聽到許多有關於老街新舊居民在此藝術生活裡的人、的故事....
西螺老街故事之一:【台灣永豐米糧行 福氣食堂】
標的建築物:『廣合商行』
《故事》1:廣合商行以前是小至米糧飼料
大至哈雷機車都有供應的商店,簡直是現代的百貨公司
老街新住民黃老闆Eric,從台北回來,
挑選了這老建築來實現一種新糧行的夢想
2014春整修完成,重新以台灣永豐米糧行商號開張
經營五穀雜糧、雲林特有農產雜貨,以及附設餐飲空間:『福氣食堂』
老闆精心設計的米糧五彩拼圖
以及用麻布袋裝來展示販賣的各種雜糧
甜美多汁哈密瓜、南瓜和雲林13度甜的玉女小番茄
逛過西螺老街後,我一定會隨手買幾樣回家好好享用^^
還有 這杯冰鎮綠豆沙~是我的最愛!!(邊走邊喝~)
真材實料綠豆的香氣濃郁,沙沙甜甜的恰到好處~
走進永豐米糧行店內,還會馬上被一個鑿亮的天井所吸引
《故事》2:Eric剛接手廣合商場時,舊屋與牆面都已經破舊不堪
經他用心整理後,不僅老街屋面貌一新,難得可貴的是..
Eric將原有的竹編夾泥牆和土角牆作保留,另外加上木頭拉門區隔
門一推開,這古味的牆就展現在我們面前,而老闆也會開始娓娓道來它的故事
接下來~走進後面一進,古樸的驚喜還會一直出現
首先~是這個門簾與磚牆,簡單中不失雅緻品味
後進就是米糧行附設餐飲【福氣食堂】的用餐空間
附註:西螺老街的商店街屋,一般多有三進,前進是商業用
第二進、第三進則是住家用,有的還會再加蓋二三樓!!
與廚房的中間還隔著一個天井
陽光充足,幾樣小植栽顯得生氣勃勃~
福氣食堂的桌子潔淨古樸,牆上的畫作也很有鄉土味
每隔一段時間,老闆便會更換,但多是本土畫家~畫風都好親切可人
食堂裡的招牌~"福氣套餐"我十分喜愛~
這樣的多種蔬果搭配配色,一點都不輸五行蔬菜!!
感覺呼應著前堂販賣雜糧的五穀拼圖~(巧心的老闆呀^^)
福氣套餐還搭配一晚五穀米飯,米飯還佐著炒香的洋蔥~好吃極了
(另有蕎麥麵線可以選擇喔!) ps:120元/福氣套餐(飯 小)
此外~想吃魚的朋友,可以點香煎鯖魚套餐(180元)
和竹筴魚套餐(180元),一樣很令人食指大動喔^^
..................................................................................................................................
西螺老街故事之二:【鐘樓咖啡】
標的建築物:西螺最美建築『金玉成商行』
《故事》1:金玉成鐘樓建於1936年,原為銀樓鐘錶行,屋主將"鐘"樓建於三樓頂
不僅是台灣罕見的建築,至今也是西螺老街最高的地標
鐘樓的外觀深受西方美學影響,有別於中國傳統建築的對稱原則
在三樓陽台前,呈現不規則的貓頭鷹曲線,真的是很典雅獨特
而貓頭鷹也象徵智慧,更是日本的福來鳥和財富的守護神
對於建造者的這樣的巧妙運用,真的是很佩服與讚賞呀!!
這樣美的建築,怎能不勾住我的心呢?然而~
走進全新面貌的鐘樓,現在不賣金飾與鐘錶了~賣的是咖啡
鐘樓的主要營業目~ 咖啡,茶食,與貓頭鷹擺飾物和日本陶瓷杯盤
以及雲林在地農作物(養生十鋪),和西螺特產:醬油(陳源和醬油)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開始好奇這鐘樓的新主人到底是誰?
怎麼會這麼有獨特的眼光,讓這棟美麗的建築物重生.....
(畢竟圓仔花前年來西螺老街時,鐘樓尚未“開放”喔!真的很好奇呢^^)
《故事》2:鐘樓的新主人~張大哥(張志坤)與麗玲(許麗玲)姊
2012年從台中舉家搬來西螺,在兒子女兒起先都不贊同下,買下鐘樓
他們花了一年的時間,把這年久失修的房子,一點一滴地整理裝飾在打造起來(上圖)
聽著麗玲姊說著這棟房子的歷史
"西螺熱鬧的大街以前從這天井穿過"..."這裡的木櫺,她一一拭過"..
"某一牆柱,他們特地保留下來"...
你會跟我一樣,不知不覺中會為她那顆珍愛老屋的心,深深感動~~
我想~他們的生活已經融入了西螺老街,而他們已經成為西螺老街的一部分
就像,張大哥彈著烏克麗麗,樂天地唱著歌般自在....
鐘樓後棟還有一片小天地喔~
我來了兩三次才發現~~哈!之前都在前棟和張大哥他們聊天^^
特愛這著簡單又有特色的L型沙發
我總覺得:哈~這就是我理想的客廳^^
沙發旁邊陳列了一一些老闆的收藏品
以及~~好多好多特別的擺鐘喔^^
後棟往前棟望去~
黃色的木頭格子窗與鑲有彩色玻璃的咖啡色木門
別有文學藝術風格~~
這時~張大哥為我們送來的一杯特製的莊園咖啡與現烤鬆餅
讓我們可以在這文藝空間裡~哈!!獨享這最美老街藝術屋鐘樓的優閒時光
特地問麗玲姊這'粉紅色木條框框"有何意義?
麗玲姊笑著說:這原本是房間的隔間梁柱,被他們保留下來
發現~梁柱卡榫的小洞洞裡~還住著不同顏色的貓頭鷹喔^^
這樣細心的布置,讓我對他們夫妻的佩服又加一等呢!!
最後~我的目光,不得不被這掛滿牆的古典擺鐘所吸引
我想起了菁寮老街的那個老鐘阿伯,以及蒯哥念念不忘的古鐘..
忍不住一定要找老闆張大哥來問個清楚!!!
張大哥果然對自己的收藏品很了解,隨便寫就寫出好好幾個廠牌
Nippon日本時計、 Seikosha精工舍、 Meji明治、 AichTokei愛知 .....等
住這樣的鐘樓,收集這樣的古鐘為興趣~
哇!!張大哥在我心目中的等級,儼然是文人雅士也
離開鐘樓前~眼睛"掃"到了鐘樓咖啡桌前的一本書
愛不釋手的跟老闆夫婦買了下來~這本叫《老街時光》圖畫書
這書不但開啟了我對西螺老街故事的喜愛,還讓我認識了一位好朋友"馬哈"
.............................................................................................
西螺老街故事之三:【馬哈的箱子】
標的建築物:『西螺東市場 』
從東市場望出去的~西螺老街一角
這個季節楓香的新綠~為老街增添一抹春意
『馬哈的箱子』正位於東市場文創市集的中間
以前經過很多次,但馬哈把"寶物"收在太裡面了...
粗心大意的我,並沒有被擺在外頭的雲南絲巾所吸引
竟一直以為這家"只.是"一間普通的民族雜貨店
現在想想~還真的要好好感謝鐘樓張大哥與麗玲姊
若不是他們幫忙馬哈展示這本《老街時光》的書,我將錯過與馬哈神奇緣分
猜對了嗎?與馬哈的第一次邂逅
就是馬哈這張《老街時光》封面~西螺老街街道插畫
我很喜歡老街圖畫書,自己偶而也畫動手隨便畫畫老建築
所以~我真的超級佩服繪畫建築物又會寫文章的人!!(而馬哈就是...)
看了書之後~就忍不住在FB裡搜尋"馬哈"
於是在這天拜訪馬哈的店之前,我們已經聊了好多了..
所以~與她在某個星期日相見,我們竟能如熟悉的友人般聊起天來
跟馬哈聊畫畫,聊她的明信片故事,聊攝影,聊植物.....
哇!哈!怎麼覺得跟她...怎麼聊都聊不完....(知音級的偶像^^)
馬哈的店內,以她自創的插畫明信片為主
加上還有插畫複製掛圖與水壺、筆記簿...等文藝品
她的三合院系列插畫;會讓我小時候的回憶不段湧現
是我最喜歡的!每每欣賞~就會有那種觸動心靈的感動....
其中我最喜歡這兩張了~(下圖是做成筆記簿封面)
"黃槿雜貨店";"濁水溪大西瓜女孩 "超可愛超有FU的~~
馬哈說:她曾在台中科博館擔任植物解說員義工幾年
所以~可以感受到馬哈對植物的情感深厚~
圖畫中的花兒線條考究,就是不一樣~~
上圖的黃槿與下圖的燈籠花(這是小時候的"裂瓣朱槿"~馬哈說!!)
除了三合院系列外
我也喜歡馬哈另一個插畫故事:小狼的故事
馬哈說她之前還玩軟鐵線!!這隻魚華麗而浪漫~~
從側門望進馬哈店裡~張張的明信片整齊的陳列
一份份報導西螺東勢廠的小報,張貼在古樸的木頭格子門上
幾個孩子們專心的玩彩繪彩獅
而一旁馬哈的"小狼",和顏色鮮明的獅子頭
正在歡迎著知音到訪~~
走在西螺老街不只欣賞著老街的建築
因為喜歡聽故事
我幸運的在這裡結交到了一些好朋友
不論西螺是他們的故鄉或新居住地
他們~都是老街最美麗的風景~~
我會繼續循著馬哈書中的腳步
去探訪更多西螺老街的故事......
此文的故事擷取自 馬哈《老街時光》 一書
謝謝好朋友 馬哈
(附上一張馬哈畫的~西螺老街地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