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圓仔花馬祖卡蹓記~來到了最後一站【東引】(今日移動:北竿~南竿~東引)
搭上第一次經驗感還不錯的"台馬輪",兩個小時的幸運的風平浪靜,徜徉藍天藍海
平安(哈~沒有抓到"兔子")抵達東引的『中柱港』,感謝民宿接駁,順利的"進駐"
從民宿樓上眺望~第一眼的東引~彩色的民居櫛比而列,真的漂亮~~
除了地形造就的建築物可觀外,東引對我來說~可說是一座野花天堂
不只有我心目中的仙女花~紅藍石蒜
還有馬祖康乃馨~長萼瞿麥,還有綿棗兒、華南狗娃花~~哇~~真是大大收穫呀^^
時已近中午~飢腸轆轆下~民宿的主人推薦~對面的麵店
我點了榨菜肉絲麵,和一些小菜,吃起來~口味和台灣本島差不多耶
是因為這裡有台馬輪直航,遊客比較多,食物"台化"也比較快嗎? 哈!
吃完中餐後~我們租了兩輛摩托車到處去遛遛(其實一心只想找紅藍石蒜的蹤跡)
沒想到先被滿坑滿谷的『華南狗娃花』驚艷了~~
按前人的部落格中寫的,好像從這個階梯上去,有紅藍石蒜的蹤跡
但是,我當時也不太確定,加上此處聽說也是通往燈塔的,
既然都通往燈塔我們不紡纖騎摩托車繞過去看看
於是,,,錯過了這個地方(最後在東莒島上,我們終究沒有發現可以記錄的紅藍石蒜)
烈女義坑~壯烈淒美的氣氛,岩石中間的海蝕坑道頗為壯觀
旁邊的山壁上倒是很熱鬧(許是夏日的關係)
除了狗娃花外還有粉紅色的長萼瞿麥、綿棗兒~都很可愛
這會兒~來到了燈塔處~下摩托車走一段路
旁邊的山壁大石很有仙人所居之FU~~
『太白天聲』(解說牌)
位於東引島燈塔的下方,景觀台建於巍峨的巨石上,視野極佳
站裡在觀景台極目四望,沿岸岩石峭壁、地景險峻,遠眺汪洋一片
波光粼粼,在春夏之交,雨霧迷離,風聲與海浪澎擊沿岸之岩石潮聲交錯,
有若太虛幻境,因而得名。(這裡的白色岩石山壁~堆疊有致,真的很壯觀美麗~)
東引島燈塔
東引島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白色燈塔矗立在峭壁上,
輔以藍天大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由於燈塔建築形式為歐式風格,被當地居民稱為「東引別墅」(有地址耶~)
民國77年文建會評定為三級古蹟,建於光緒33年,塔高14.2公尺
面向東海,是台閩地區,最北的一座燈塔
我不時的還是向上望向下望~找尋我的紅藍石蒜
可惜~與情報不符呀~真的不在燈塔處,只見遠處有幾叢的文殊蘭
在燈塔處排回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
還與同伴走散了將近一小時之久~(電話不通)
終於決定放棄在這裡找紅藍石蒜,朝西引島前進
路上~看到高高的山壁上,有"疑似"紅藍石蒜"的花~但是太高了拍不到呀!
又再度放棄一個點(實在有點氣餒,,,,) 但~巧遇的綿棗兒倒是開得很漂亮~~
繞過燈塔處~感覺東引島已經環繞一圈了~
下坡朝向中柱堤,由上往下望的東引階梯式的建築~真是好看啦^^
有地中海彩色村莊的FU~~
中柱堤是連接東引島與西引島的堤防路~ (以下資料來源:馬祖國家風景區全球資訊網)
東引原本不是一個島,而是東引與西引兩個島組成,
過去兩島間有一座礁岩,名為中柱島,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的海中礁島,
距離西引約有兩百公尺的距離,當連接兩島的堤防還未建立時,
大退潮時可從東引經過中柱島,涉水步行至西引。
民國64年,先築起介石橋連接東引與中柱,11年後再完成連往西引的道路,
路中有座高於路面的感恩亭,經過時,遠遠還能看見蔣經國銅像坐在亭內。
由西引島回望東引聚落房屋美景~~
中柱港的大大的字,也非常的清楚!
接下來~我就發現了寶藏了~在國之北疆 (可惜已近黃昏)
也就是我這次來馬祖最重要目的~~~~呀!!!紅藍石蒜!!
這震撼十分的情節~圓仔花早早就寫文公開分享啦~~文:霓裳仙女花~紅藍石蒜
在國之北疆的座標碑牌邊
欣賞了今日的落日~也巧遇來自家鄉彰化社頭的鄉親攝影團
哈~國之北疆~感覺一點都不遠呀~(竟能遇到家鄉人)
隔天清晨再戰~東.引.燈.塔.海上日出版(哇!!這可真的是絕景呀~)
謝謝娜~睡不著的相陪~還陪我再去一次紅藍石蒜處補拍昨日黃昏光線的不足
這~~若不裝滿滿的記憶卡回家,是不會甘心的啦~哈!!
2017圓仔花的馬祖流浪記~
1.【馬祖卡蹓記】南竿~大啖馬祖菜
3.【馬祖卡蹓記】東莒~不期而遇的藍眼淚
5.【馬祖卡蹓記】北竿~寧靜地中海
7.馬祖卡蹓記~國之北疆【東引】野花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