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奇摩圖片收尋                                                   (中間站立者為莫那魯道)


電影背景:霧社事件


   日本1895領台後,為了於霧社砍伐林木,台灣總督府優待入山工作人員,除正式警察外,其他入山勞工日人皆一律給以警察隘勇名義;一日,因砍伐不當導致五個正在工作的原住民被壓死,且有許多族人在搬運木頭時被日人毆打。除此,根據日本警方1930107日 的紀錄,在一場婚宴時,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莫那想跟與同僚一起路過的日警吉村克己巡査敬酒,當他拉著吉村的手時,吉村以「討厭那個不潔的筵席而欲加以拒絕,要將被握住的手甩開」為由,以警棍對塔達歐·莫那毆打兩次,其他原住民憤而群起圍毆日警。莫那魯道為顧全大局,怕事情鬧大對原住民不利,乃攜酒往吉村處道歉,但吉村仍一派盛氣凌人不肯接受道歉。族人除新仇舊恨外,亦深恐日警報復,故紛紛敦促頭目莫那魯道密謀起義抗暴。爾後在比荷·瓦利斯比荷·沙波的策動下,引爆「霧社事件」。


 


   19301027霧社公學校舉行聯合運動會,此時日人警備鬆弛。賽德克族霧社群(即德奇達雅群)之馬赫坡、荷歌、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6部落抗日的賽德克族等共約1,200人(其中戰鬥人員300多人),趁霧社地區晚秋季節之破曉時分,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分數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並同時襲擊霧社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宿舍等,其中最嚴重的攻擊事件發生在霧社公學校,參加運動會的婦女與學童遭到了賽德克族不分老幼的攻擊,死傷極為慘重,前來參加典禮的台中州理蕃課顧問管野政衛野與郡守小笠原均死於襲擊。此次賽德克族起事部落共殺死日本人134名(包含婦孺)、誤殺2位著日人服裝的漢人並殺傷215人。


 


   此事件爆發後,震驚日本人,殖民地政府立即進行軍事行動。下令緊急調派台灣各地之警察隊與軍隊進攻霧社。除派屏東第八飛行連隊之飛機,到霧社山區實施偵察和威嚇飛行外,並調派台中州台南州台北州花蓮港廳之駐軍往埔里、霧社前進,進攻發起事件之原住民。抗日六部落族人退回各部落後,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歌社頭目塔達歐·諾干率領,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19301031日 與日人軍警部隊對決後,除馬赫坡社外其他部落都被日人佔領。抗日主力退到馬赫坡社,其餘散在各溪溪谷。112曰馬赫坡社被軍警佔領後,起事原住民完全退入山中,大部份退至馬赫坡、塔羅灣兩溪溪谷,利用懸崖絕壁的有利地勢與日方作戰。


 


   1930115日 ,日軍臺南大隊在馬赫坡社東南方高地附近,死傷頗重。遂增派部隊配備機關槍飛機,並以飛機投擲違反國際公約之「糜爛性毒氣彈」(路易斯毒氣彈),對躲藏在密林中的抗日原住民進行攻擊。在糧食彈藥皆有限的情況下,抗日原住民退守馬赫坡岩窟,不是戰死就是在巨木下自縊。最後莫那魯道看見大勢已去,於是在隱密的山洞裡飲彈自盡,四年後才被別人發現。而在內山巖窟的兒子塔達歐‧莫那不接受招降,與被迫前來招降的妹妹訣別後自盡。(以上資料改編於維基百科)



電影名稱:賽德克.巴萊(太陽旗)


   很多賣座的電影都是以異族統治引發的民族仇恨為故事主軸。


從以前好萊塢的「與狼共舞」到最近的「阿凡達」都是。


 


   日治時期至是台灣異族統治時期,武裝的抗日行動從漢人、客家人道原住民都有。而以原住民抗日的故事「賽德克.巴萊」就像是台灣的「阿凡達」!


 


   賽德克是族名,那巴萊是什麼意思?難道跟莫那魯道有關係? 電影直到莫那魯道的爸爸靈魂要他當一個賽德克.巴萊,我才恍然理解:原來巴萊是英雄的意思,每一個賽德克的勇士都期許自己是~賽德克.巴萊。


 


   這是一場祖靈的血戰,一場明明知道會輸但是卻要一戰的戰鬥。「寧可輸了身體,也要贏得靈魂」這樣才能過彩虹橋,到達祖靈們肥美的獵場…..


「知道日本人如落葉一樣多,向濁水溪溪流的石頭一樣多」我還是決定一戰,因為莫那魯道說:「我的決心像奇萊山一樣高…..


 


   日本公學校的那一役真的看的讓人驚心動魄,戰爭真的很慘忍,但是也看出了賽德克人的無奈……


 


   整齣戲,很寫實的一直陳述,女演員沒有什麼台詞,除了民族仇恨外,並未加入兒女情感,這和「與狼共舞」「阿凡達」不同,也是我覺得可惜的一部份,但也許這是導演一心一意不想將焦點模糊吧!全然集中於莫那魯道及整個事件上。但儘管如此,他肯定是一部非看不可的精彩國片!!



(圖片資料  來自賽德克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圓仔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